北京237名选手角逐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
北京237名选手角逐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
北京237名选手角逐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
5月26日(rì),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(jīdì),木作文物修复组在比赛中。 摄影/新京报记者 浦峰
清华大学(qīnghuádàxué)艺术博物馆的书画文物修复师高宁在修复一张书画。
5月26日,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(dàsài)北京市选拔赛在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(shíyàn)基地开幕。
来自44家单位的237名(míng)选手进行了一天的角逐,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表现,金属文物(wénwù)修复(xiūfù)师、陶瓷文物修复师、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、木作文物修复师、泥瓦作文物修复师、考古(kǎogǔ)探掘工等(gōngděng)6个项目共评选出(chū)30名优秀个人奖。同时,根据竞赛组织工作情况,经评定,10家单位荣获“优秀组织奖”。北京市人社局将本次竞赛确定为市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,每个(měigè)赛项按一定比例授予参赛选手相应资格认证。
选拔赛包括金属文物(wénwù)修复师、陶瓷文物修复师、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、木作文物修复师、泥瓦作文物修复师、考古探掘工等6个(gè)项目。
每个项目(xiàngmù)均设置理论考核(kǎohé)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,理论考核占20%,实际操作占80%。
选拔赛分为三个阶段实施。第一阶段是初赛,由全市范围内的相关单位(dānwèi)参照选拔赛内容自行组织,根据初赛结果确定本(běn)单位复赛参赛选手(cānsàixuǎnshǒu)。第二阶段是复赛,根据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组织竞赛,每个(měigè)项目选出前5名选手,进行赛前专训。第三阶段是决赛(juésài),在每个项目选出的前5名选手中遴选出前两名(liǎngmíng),作为北京地区选手参加(cānjiā)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。据悉,本届全国大赛将于2025年7月在四川省举办。
此次选拔赛由北京市文物局(běijīngshìwénwùjú)、北京市总工会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(bǎozhàngjú)、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主办,北京联合大学协办(xiébàn),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、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承办。
国家文物局(guójiāwénwùjú)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彭馨出席并致辞。彭馨指出,通过大赛,发挥以(yǐ)赛促学、促训、促评、促建作用,有利于(yǒulìyú)弘扬文物人“择一事终(zhōng)一生”的职业追求,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与大国(dàguó)工匠,让文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;希望全体选手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,以精益之心锤炼技艺,以开放之心拥抱变革。
2022年至2024年,北京市文物(wénwù)局陆续开展(kāizhǎn)5场文物职业高技能人才专项培养项目。2022年,开展木作和(hé)瓦作(wǎzuò)技能培训,同年对参加全国(quánguó)大赛(dàsài)的选手进行赛前专训(zhuānxùn),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。2023年、2024年,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天津市文物局、河北省文物局共同举办3场“京津冀青年匠师培养项目”,100余名京津冀三地一线优秀青年匠师参训,参训学员获发三地文物主管部门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,大家相互切磋,互学互鉴,技艺水平和综合素养不断(bùduàn)提升。
下一步,北京市文物局将依托“京博匠师”工程,守正创新,多措并举,不断加强首都(shǒudū)文物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努力培养文物行业能工巧匠(nénggōngqiǎojiàng)、大国工匠(gōngjiàng)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