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技改+股改成就兖矿国焦焦化航母中的“辽宁”号

体育正文 75 0

技改+股改成就兖矿国焦焦化航母中的“辽宁”号

技改+股改成就兖矿国焦焦化航母中的“辽宁”号

炭,一种不可或缺的(de)非再生资源。人们为了改变世界,不断上演着人类造山运动,让它和矿物质(kuàngwùzhì)在火炉里纠缠不清,与氧(yǎng)联袂上演一场火山爆发的激情,最后与矿中的氧紧密融合在一起,生成各种形态的化学物,置换(zhìhuàn)出纯洁的、坚韧的有色金属,从而生产出各种产品。 于1993年投资6亿美元建厂(jiànchǎng)的德国多特蒙德市凯(kǎi)泽斯图尔焦化厂为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(le)巨大贡献(jùdàgòngxiàn)。8年后,该厂因煤炭的供应断链而面临倒闭。此时,科技含量在世界领先的焦炉设备顷刻之间变成了一堆废铁。在得知(dézhī)这个消息之后,中国企业家有了初步的购买计划。此情此景,就像当年(dāngnián)中国想要拥有第一艘航母的渴望一样,凯泽斯图尔号的焦炉就如同瓦良格(wǎliánggé)号航母,被国人纳入了视野,开始了改变命运的蝶变之旅。 经过(jīngguò)多年的运作,这台凯泽斯图尔号焦炉被拆解,并逐一编号运抵济宁兖州(yǎnzhōu),于此同时,兖矿集团和日、巴合资斥资20多亿元(duōyìyuán)成立兖矿国际焦化公司,经过2年的组装(zǔzhuāng)和中德专家的技术(jìshù)指导,凯泽斯图尔号焦炉终于(zhōngyú)有了中文名字——“亚洲第一炉”。2006年12月16日,两台120孔的焦炉全部投产运营,焦炭年产达到200万吨。 由于当时的兖矿集团因为缺少管理和技术经验,第一炉的“技配改”等工作花费了(le)巨大资金。随着兖矿集团私有制管理模式的介入,之后(zhīhòu)与山东能源集团合并,企业运营开始逐步走上正常(zhèngcháng)。 2018年6月随着永锋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的混改,对兖矿(yǎnkuàng)国际(guójì)焦化公司实行股权重组之后,兖矿国际焦化公司开始步入(bùrù)了发展快车道。 2025年3月份,山东能源集团营销贸易公司邢金岭带领下,与山东兖矿国际焦化公司邓辉、张强、曲辉(qūhuī)等进行(jìnxíng)交流,并一睹“亚洲第一炉”的风采(fēngcǎi)。 张强指着数控大屏(dàpíng)上(shàng)的数显,一步步解释煤炭是怎么加热形成了(le)焦炭,产生的热量又怎么传递给氮气形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汽轮机进行发电,煤气又怎么转化成了甲醇的全过程。“这一切,都是能量转化的过程。且(qiě)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。” 在7.63米的焦炉的航车操作间,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将一排排(yīpáipái)装载煤炭的煤车(méichē)推进炉体内,使其在高达1000多度的高温下与氧气燃烧反应,形成焦炭。视频监控和肉眼所见,仅有60厘米的炉孔(kǒng)两侧,耐火材料(nàihuǒcáiliào)被烧的火红,常年不息。“自从这高炉从德国引进组装开炉以来(yǐlái),炉火已近燃烧了10余年。”张强告诉我。 数据表明,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于(yú)2021年下半年实现了(le)102.69亿元的营业收入。 随着兖矿(yǎnkuàng)国际焦化(jiāohuà)的技术更新,眼前这“亚洲第一炉”已经成为全国17台焦炉的技术蓝本,兖矿国际焦化的第一炉也在兖矿焦化人(rén)的技术和管理革命中,做出了焦化航母“辽宁号”的贡献(gòngxiàn)!(通讯员:曹亮)
技改+股改成就兖矿国焦焦化航母中的“辽宁”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